封開公安與相關部門齊心協力將群眾及時轉移至安全區域。 西江日報通訊員 供圖
封開公安與相關部門齊心協力將群眾及時轉移至安全區域。 西江日報通訊員 供圖
端州區
6月14日,記者從端州區獲悉,為積極做好防御本輪強降雨可能帶來的次生災害,該區各街道、部門積極應對,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鑒于本輪強降雨和前兩輪強降雨疊加,山體泥土水分飽和度極高,發生地質災害、山洪等風險增大。為落實“零亡人、少損失”目標,端州區各街道迅速按照“三聯系”“四個一”責任人和工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排查轄區削坡建房、危房、地質災害隱患點、內澇點、易浸點及漁民漁船涉險人員,經研判存在安全風險的必須做到提前盡早應轉盡轉,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睦崗街道應急指揮中心,記者看到該街道已經安排了值班人員做好值守。同時,發電機、抽水泵、救生圈等各項防汛物資也準備充足。端州區睦崗街道黨工委委員東智布介紹:“經過這幾輪的強降水,睦崗街道各個社區在降水前做好了排查、巡查及宣傳防汛的準備工作,特別針對內澇,及時通知危房群眾進行轉移。國道321沿線多處容易引發山體滑坡的隱患點,市、區各部門聯合建立了應急處置預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人員和相關機械設備已提前到場部署,做到有情況能及時響應,快速處理。”
另外,城西街道清風社區是端州區內漁民較多的社區,在強降雨來臨之前,社區工作人員及時通知漁民提前靠岸,確保漁民人身安全。
高要區
6月14日,據高要區水文部門預報,高要站將于6月15日下午出現9.9米左右洪峰水位(警戒水位10米),相應流量40000立方米每秒,該區迅速響應切實做好當前暴雨及洪澇災害防御工作。
據介紹,連日來高要區三防指揮部派出多個督導組,深入全區各鄉鎮街道檢查和督導防御強降雨和西江洪水工作,督促各鎮(街道)進一步壓實責任,克服麻痹思想,時刻保持警惕,繼續動態關注轄區內各個隱患點情況,對易發生事故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不間斷巡查,嚴格落實應急值守制度,完善群測群防體系,提升防治保障能力,筑牢汛期安全防線。
按照區三防預案要求,高要區各鎮(街道)、各部門嚴格落實防汛工作責任制,加強值班值守,加強信息報送,加強預測預報預警,加強隱患排查和處置,及時轉移受威脅群眾。及時研判,提前做好臨災隱患排查以及搶險救援和應急處置準備等工作。
目前,高要區已派出279個工作組、累計1071人次對防汛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查、重點巡查,落實有關地區巡堤查險工作,并前置了大批搶險救援物資到災害易發區域,提前轉移易受災區域人員70人。
封開縣
連日來,受大范圍降雨影響,封開全縣各流域水位持續上漲,該縣多部門聯動,共同做好防御強降雨工作,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根據當前水情,封開縣三防指揮部從6月14日7時30分將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Ⅲ級。封開縣主要領導督導基層一線落實落細各項防范和抗洪搶險措施。封開縣委組織部緊急發布《致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投身抗洪救災的倡議書》,宣傳、公安、交通、城管、應急、供電、消防等多部門聯動,聯合黨員干部、民兵預備役、志愿者一邊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防范意識,一邊協助涉水區域居民轉移。
另外,封開公安部門始終沖鋒在防汛搶險一線。6月12日晚,執勤警力對城區河堤低洼地段、易受淹浸房屋等區域逐一排查,對危險區域設立警示標志牌。及時勸離沿街商鋪、住戶,對停放在易水浸區域的車輛及時通知車主安全轉移。6月13日早上,江口站水位已達到警戒線,封開公安再次增派警力,一方面對涉水區域過往的行人、車輛進行疏導,設立警示標志、拉好警戒線,快速轉移停在河堤路面的車輛;一方面利用皮劃艇等對周邊老人、小孩以及出行不便群眾進行有序安全撤離。6月14日13時,西江封開江口段水位漲至20.03米(警戒水位17.8米),封開公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防范意識,協助涉水區域居民及時轉移,并開展交通疏導,幫助群眾將涉水熄火車輛推到安全區域。
據介紹,目前該縣沿江各鎮(街道)均落實防控措施,設立庇護場所、安置點199個,轉移群眾387人,集中安置42人,落實特殊群體“一對一”專人負責機制人員425人。
“體育館可安置群眾4000人,南豐鎮應急安置點設在南豐鎮文化站,可安置群眾400人;全縣各鎮(街道)共落實應急救援隊伍82支1796人,其中前置重點風險區域的隊伍45支576人,切實做好應急備勤工作,確保封開縣西江、賀江流域平安度汛。”封開縣委宣傳部的相關人員表示。
西江日報記者 陳松連 黃有劍 王永強 通訊員 羅婉靖 劉潛 黃瑛居 劉壯波 孔詩琪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