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第十三小學學生們在比賽整理書架。受訪單位供圖
西江日報記者 賴小琴
舉行學生勞動技能大比拼活動、聘請農業專家到校帶領師生種植農作物……近日,端州部分學校開展了熱鬧的勞動教育,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增強勞動觀念,體驗勞動的快樂。肇慶市教育局公布的今年教育工作要點顯示,將從多個方面著手加強學校勞動教育,深化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當前,各地學校正在逐漸推開此項工作。
肇慶市奧威斯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在近日舉行的“向陽而生,勞動致美”勞動實踐教育啟動儀式受到家長們的關注。該校與肇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合作,開辟了校外勞動實踐基地,并聘請該所所長鐘春燕擔任校外勞動輔導員。啟動儀式上,市農科所向該校贈送了一批種苗,包括水稻、花生、南瓜、玉米、木瓜等等。鐘春燕等農業專家帶領師生們翻土、撒種、澆水、施肥,尤其是在種植水稻時,許多同學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參與和感受種水稻的過程。
該校負責人介紹,親身體驗的勞動教育將學生的課堂從課室延伸到戶外,用真實的體驗式教育代替傳統的課堂教育模式,學生們也可以觀察農作物的生長過程,記錄下農作物種植、收獲的過程。
進入4月份以來,肇慶市第十三小學根據每個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不同實際需要,設置了不同的比賽項目,如一二年級是穿衣服、戴紅領巾,三四年級是系鞋帶、疊校服,五六年級是整理書架、書包等。4月14日,該校又舉行了“生活小達人技能大比拼”活動,學生們現場比賽整理書架收拾書包。當前,該校把上好勞動教育作為“必修課”來抓,編撰了《立美修德好習慣》《勞動實踐體驗體系》為教育內容的校本教材,并積極打造家校融合的農業勞動研學課程。
鼎湖區實驗中學是我市特色勞動教育的杰出代表之一。該校2016年就創建校內勞動教育基地,包括無土栽培科普種植園、生物蝴蝶園、創客實驗室、手工紙藝工作室等,并與市農科所合作,定期開展農作勞動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們的勞動習慣,讓他們深刻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市各地許多學校已紛紛結合當地實際,開展了獨具特色的勞動教育課程,肇慶市鼎湖區實驗中學、肇慶市端州沙湖小學、肇慶市高要區第一小學、肇慶市德慶縣實驗小學去年已被評為第一批廣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
今年,市教育局將進一步加強勞動教育,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研究制定全市加強中小學校勞動教育工作實施方案,推進勞動教育融入常態化學科教學,保障勞動教育課時;積極探索具有肇慶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豐富勞動教育內容,把“加強勞動創造幸福主題宣傳教育”融入校園教育,引導青少年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同時,大力推進縣級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滿足本地不同學段學生學工、學農勞動教育實踐的需求。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